与网恋女友分手后,陈某发现“前女友”竟然比自己年长16岁,顿觉被骗。20223月,陈某跨越数千公里,委托律师将交往近两年的“前女友”起诉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市区人民法院,索要赔偿。

2019年11月,22岁的广东小伙陈某在网络游戏中与家住乌鲁木齐市的38岁女子彩霞(化名)相识。通过网络热聊了一段时间后,陈某向彩霞表白。其间,彩霞一直未向陈某告知自己的真实姓名及年龄。

2021年6月,陈某与彩霞分手。此后,陈某偶然得知彩霞的真实姓名和年龄,因此大受打击,并出现失眠、反流性咳嗽等症状,前往医院接受治疗。

陈某认为,彩霞竟隐瞒年龄与自己交往,其恶意欺诈行为导致自己身体和精神遭受双重伤害,遂以身体权、健康权受到损害为由,将彩霞起诉至法院,主张医疗费、精神抚慰金等共计2万元。

彩霞辩称,其与陈某因网络游戏相识,是否透露真实姓名及年龄要看游戏玩家的意愿,不存在隐瞒年龄与姓名一说。

法院审理后认为,通过陈某与彩霞的聊天记录可见,双方因游戏相识并在网络上保持了近两年的好友关系,后因意见不合产生争执,双方解除好友关系。在双方交往过程中,彩霞并不存在明显不当或刺激性言语。因此,彩霞对陈某的损害后果并无加害行为或其他过错,因此不构成侵权。法院依法判决驳回陈某的诉讼请求。

陈某不服,提起上诉。近日,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驳回其上诉请求,维持原判。

承办法官葛思彤表示,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本案中,陈某向彩霞主张侵权责任,应当符合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即加害行为、损害后果及二者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且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故意或者过失的过错。

根据一般归责原则,判断行为人是否承担责任,取决于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对事件发生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等因素。本案中,陈某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因情感纠葛导致身体不适,是其对自身情绪的控制不当所致,应自己承担后果。


本文作者:北京雷石律师事务所民商事业务部  严子桓

编辑:吉喆

雷石普法 | 网恋分手跨省索赔 未曾侵权后果自担


雷石普法 | 网恋分手跨省索赔 未曾侵权后果自担

声明

本文及其内容仅用作交流,不代表北京雷石律师事务所或本文律师出具的法律意见、建议或决策。若您需要法律建议或专业问题咨询,请与本文作者或律师事务所联系。本文任何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联系公众号后台取得授权,并于转载时明确注明来源及作者信息。

往期推荐



雷石普法 | “假离婚”变为真分手,财产分割约定还有效吗?

雷石普法 | 主合同与补充协议管辖约定不一致,如何确定管辖?

雷石普法 | 公司债权人在增资前发生的债权,可否以增资瑕疵为由,请求瑕疵股东承担责任

雷石普法 | 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认定

雷石资讯 | 银河证券刘方昌先生与权鼎律所杨斌、高增涛莅临雷石律所参观交流

雷石普法 | 从一则案例看商业秘密的范围与要求


END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雷石律师事务所):雷石普法 | 网恋分手跨省索赔 未曾侵权后果自担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