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某为成都市某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建材公司从平安银行成都分行借出一笔资金。2014年3月3日,薛某作为出借人,建宁公司作为借款人,双方签订了《借款协议》。
2014年3月12日,建宁公司向薛某出具《收款确认书》,确认收到借款9220万元。2017年10月28日,薛和荣、建宁公司、中烟公司签订《和解协议》,对上述借款未还的本金、利息等费用重新计算确认,并对还款方式、还款时间、违约责任等进行了约定,还约定任何一方违约,应承担守约方因采取司法措施而产生的诉讼费、律师费。
现建宁公司主张薛某的资金并非自有资金,是由建材公司从平安银行成都分行借出,属于套取信贷资金,从而否认《和解协议》的效力。
因钱为种类物,且薛某与建材公司为不同的主体,即便存在建材公司向金融机构贷款,也不能必然认定为薛某将该贷款出借给建宁公司。
此外,建宁公司在原审中也未提交证据证明其在向薛某借款时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薛某是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由高利转贷给建宁公司,以及建宁公司也未对一审法院认定《和解协议》的效力提起上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五条“当事人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与待证事实无关联、对证明待证事实无意义或者其他无调查收集必要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的规定,原审对建宁公司调取相关证据的申请未予准许,并无不当。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一)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
一般来说,借款人能够举证证明在签订借款合同时出借人尚欠银行贷款未还的,可以推定出借人的出借资金属于转贷资金。因这种行为违反了《民法典》中关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属于无效法律行为,所以双方基于违法行为出具的借条,也属于无效合同。
本文作者:北京雷石律师事务所民商事业务部 樊丹丹
编辑:孙鹤

本文及其内容仅用作交流,不代表北京雷石律师事务所或本文律师出具的法律意见、建议或决策。若您需要法律建议或专业问题咨询,请与本文作者或律师事务所联系。本文任何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联系公众号后台取得授权,并于转载时明确注明来源及作者信息。
总所地址
雷石(昌平区)分所
雷石(郑州)分所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创业路9号1号楼37层
雷石(温岭)分所
温岭市城东街道横湖中路188号建筑业大厦5楼西单元
雷石(泉州)分所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府东路匹克国际中心23层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雷石律师事务所):雷石普法 | 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转贷行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