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石普法
LEISHILAW
一、公司可以进行定向减资
公司减资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类型。从股东减少的出资比例是否相同存在等比例减资和不等比例减资两种类型。同比例减资是常见的减资方式,而对于公司能否进行定向减资,我国公司法并未作出明确规定,理论上也存在分歧。持反对意见的观点认为,为了保护小股东的利益,各股东的减资比例应当一致,如果减资不遵循同比例减资的原则,则改变公司的原有股权结构,控股股东尤其是持股三分之二以上的股东可以将小股东排挤到公司之外,而减去股东持有全部出资份额实质上属于变相的股权回购,与公司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相冲突。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公司如何进行减资、减资比例如何分配完全是公司自行决议的事情,法律不应当过多干涉。只要公司履行了相关程序,符合减资的条件,公司就有权依法进行定向减资。
我们认为,在我国现行公司法框架下,公司可以进行定向减资。
■ 1、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我国公司法第四十三条和第一百七十七条的用词是“减资”和“减少注册资本”,并未将公司减资的形式限于等比例减资,也未明文禁止规定不得减去某个股东的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 2、我国公司法虽未就定向减资做出明确规定,但从立法的精神来讲也允许定向减资的存在。我国公司法第七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依据该条规定,股东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形下可以向公司行使回购请求权,如果公司回购时该部分股权不对外转让的,公司就应予以减资,该减资就是定向的。
■ 3、公司是否减资、如何进行减资是公司自治范畴,只要符合法定的程序和条件,司法不应过度干预。因此,在我国公司法未对公司进行定向减资做出否定性规定的情形下,公司完全可以在符合特定条件和程序的情形下进行定向减资,只是这种减资应当设置比等比例减资更加严格的条件。
二、有限责任公司定向减资决议的议事规则:须经全体股东一致同意
定向减资是否须经全体股东一致同意还是仅需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这涉及到定向减资决议的议事规则,并直接影响到决议的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股东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除本法有规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规定。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这是我国公司法对减资决议议事规则之规定。
我们认为,除非全体股东或者公司章程另有约定外,公司进行定向减资须经全体股东一致同意,理由如下:
■ 1、从法律解释角度来看,我国公司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的“减少注册资本”仅指公司减少注册资本本身,并未涵盖减资份额在各股东之间的分配,因此,该条关于“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规定只约束公司减少注册资本的情形,不约束减资份额在股东之间的重新分配的情形。
■ 2、无论是从公司的设立还是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议事规则的设计等,都充分体现了其人合性远远高于资合性的特征。定向减资的必然结果就是减资份额需要在股东之间重新进行分配,股权架构会进行调整。由于股权结构是公司设立时各股东合意的结果,持股比例直接关系到股东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应符合自愿原则。如果只要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就可以作出不同比减资决议,实际上是以多数决的形式改变公司设立时经发起人一致决所形成的股权架构,违背了股东自愿原则。
■ 3、任何未经股东同意而改变股权比例的行为都是对股东财产权的侵害。在未经全体股东一致同意的情形下所做出的定向减资决议也违反“同股同权”的基本原则,在这种情况下更应对经得全体股东的同意。
■ 4、此外,在公司亏损的情形下未经某一股东同意,将其对公司的持股比例升高,也将增加该股东对外承担责任的风险。因此,为了保护股东权利和自愿原则,公司进行定向减资所导致的股权比例的调整,应经全体股东一致同意。

北京雷石律师事务所:李宏伟律师
三、有限责任公司向减资股东返还投资款的效力认定
公司减资不仅涉及到公司减少注册资本数额而将其意思表示于外的法律形式,还包括减少公司的资产。通常而言,公司的减资方式包括减少股份总数、降低每股金额、退还股东实缴资本和免除股东未缴资本等。从公司净资产流出与否,可分为形式性减资和实质性减资。形式性减资是只减少公司的资本额,但不将净资产向外流出,而实质性减资则产生公司资产的流动,导致公司的净资产减少,实质上是将股东的出资予以退还,从而使得公司的责任财产减少,这就等于股东优先于债权人回收所投入的资本。
由于减资行为不仅会造成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还会影响到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保护。因此,各国公司法都规定了严格的条件。遗憾的是,我国公司法仅仅对减资的程序和议事规则进行规定,并未就减资的条件和效力作出规定,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不一致的认识。我们认为,为了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进行实质性减资之前应先弥补公司亏损、补足公积金后剩余部分方可向股东返还,在对债务进行清偿或者提供担保之前禁止向股东返还资本。其次,由于公司是企业法人,具有独立的法人财产。股东向公司投入资金,成为公司的股东并由此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股东将投资款投入公司之后,其出资就转化为公司的资产,必须通过股权的方式来行使股东权利而不能直接请求将投资款予以返还。
最后,根据资本维持原则的要求,在公司存续过程中,应当维持与其资本额相当的实有资产,切实维护交易安全并保护债权人利益。在公司亏损的情形下,如果允许公司向股东返还减资部分股权对应的原始投资款,实质是未经清算程序通过减资变相向个别股东分配剩余资产,不仅有损公司其他股东的利益,还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应属无效。
四、注意的问题
■ 1、公司同比例减资不涉及到公司股权结构的重新调整,在符合公司法规定的经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即可,不适用全体股东一致同意的议事规则。
■ 2、在对减资决议进行审查时应区分不同形式的减资,并结合案件事实作出正确的认定。对于形式性减资而言,并不导致公司资产的减少,不会造成对公司偿债能力和信用担保的减弱,因此并未造成对公司资本维持原则的违反,在符合法定程序的情形下应当认定为有效。
■ 3、随着股东投入到公司的资金用于公司经营行为,股东持有的股权对应的价值将会发生变化,因此在股东减资时亦不能直接主张减资部分对应的原始投资款归自己所有。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雷石律师事务所):雷石普法|有限责任公司定向减资股东决议效力问题的分析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