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职工“三期”包括孕期、产期、哺乳。
孕期是指:
(1)从怀孕(末次月经的第一天开始)后一直到产前15天。
(2)从怀孕(末次月经的第一天开始)后一直到分娩之日。
产期是指:
(1)从产前15天到产假期满(国家和各省级地区规定的产假和延长天数到期日)。
(2)从分娩之日到产假期满(国家和各省级地区规定的产假和延长天数到期日)。
哺乳期是:
产假期满到婴儿满1周岁之日。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因为产假是有弹性的,所以孕期和产期会有2个概念,主要是产前休假15天包含在哪一期。
在《劳动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女职工处于三期内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第一款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对产前15天开始休产假的规定不是硬性的,是”产前可以休假”,当然也“可以不休假”,女职工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是否休假,这也符合《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一条,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在劳动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女职工健康的立法精神。
从上述法条和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在对女职工三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对女职工三期也做出多项规定护,体现出法律对女职工的保护。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个人业务法律服务专线):雷石普法|女职工“三期”是指哪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