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石普法|网红直播卖假货,刑事民事均需担责

雷石普法|网红直播卖假货,刑事民事均需担责



雷石普法

LEISHILAW

随着直播平台的崛起,直播卖货也成为了新一轮热潮。很多有粉丝基础的网红逐渐转向了卖货主播,向粉丝推销其合作商供应的产品。


因是新兴行业,在监管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很多主播开始以利益为主,试图钻法律的空子,在直播平台上公然售卖“假货”,以超低价格、超大优惠来吸引粉丝,使数万人被骗,而自己却赚的盆满钵满。


那么在“网红直播卖假货”盛行的状态下,法律对于相关行为是如何规定的呢,本文带你一探究竟。

雷石普法|网红直播卖假货,刑事民事均需担责

北京雷石律师事务所:刘畅

一、触犯刑事法律


如某带货主播租赁办公场地和仓库,向他人大量采购假冒国际品牌的化妆品、服装并在直播间售出,那么他可能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通说认为,涉案注册商标在有效期内,依法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且销售金额数额较大,该行为就可以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的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利用网红主播身份售假卖假,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更会侵犯涉案商品权利人的权益,从而严重扰乱社会市场秩序,被社会所摒弃。


二、触犯民事法律


网红带货主播利用流量优势,在直播带货过程中,对销售的产品进行虚假宣传,对赝品谎称是正品进行贩卖,使销售者误认为“捡了大便宜”而购买,存在明显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触犯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因此,如果在直播中贩卖假货,需要对消费者承担三倍的赔偿责任,最低500元。


三、律师评述


直播带货热度高是好事,做好直播销售、完善产品溯源体系,打造良好的直播生态更是一件重要的事,互联网经济是诚信经济,网红带货主播也应恪守诚信,而非游走在法律边缘,应切实履行真实性、合法性义务,这不仅是对粉丝、销售者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作为消费者,也应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在面对消费欺诈时,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义务,在受到损失时积极要求赔偿,使商家不敢知假卖假,从而推进互联网经济良好向前发展。

雷石普法|网红直播卖假货,刑事民事均需担责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雷石律师事务所):雷石普法|网红直播卖假货,刑事民事均需担责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留下评论